《排球少年!!》作为一部风靡十年的超人气热血IP,不仅因其紧凑的剧情和饱满的人物塑造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更因其中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成为了体育题材动漫的经典之作。而在这众多比赛中,垃圾场决战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场。
一、剧情设定与角色成长
垃圾场决战作为春季高中排球比赛的高潮部分,不仅承载了日向翔阳成为“排球小巨人”的梦想,也见证了乌野高中排球部从“没落的豪强”逐渐崛起的过程。在这场比赛中,日向翔阳作为副攻手的角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队伍与音驹高中排球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通过这场比赛,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向翔阳的成长与变化。从一开始的稚嫩与冲动,到逐渐学会冷静分析与团队合作,日向翔阳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他的成长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心态和团队精神上。
二、对手设定与比赛紧张感
音驹高中排球部作为乌野高中的强劲对手,同样具有“没落的豪强”的背景。两支队伍之间的纠葛和竞争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紧张感和看点。观众可以感受到双方队员之间的尊重和惺惺相惜,但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执着。
在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让人紧张到屏住呼吸。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较量,更是让观众为之动容。这种紧张感和悬念的营造,使得垃圾场决战成为了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三、视觉效果与音乐配合
除了剧情和角色设定之外,《排球少年!!》在视觉效果和音乐配合上也做得相当出色。比赛场面的刻画细腻而生动,无论是球员的动作还是球路的变化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音乐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既能够烘托出比赛的紧张氛围,又能够凸显出角色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与推荐
《排球少年!!》中的垃圾场决战是一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比赛,它不仅展现了日向翔阳等角色的成长与变化,也体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和精神。通过这场比赛,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力量。
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去观看《排球少年!!》这部动漫,尤其是垃圾场决战这一经典场景。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本文原载于杂志《环球银幕》 2024 年 6 月号。已授权名作之壁吧视频组改编成视频节目。
视频版:
凭啥代表新时代日本动画电影?你爱上“小排球”的瞬间【壁家讲坛】_哔哩哔哩_bilibili百亿票房量产的时代今年5 月 1 日,上映 75 天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下称《垃圾场》)突破百亿日元票房,这是疫情以来在日本第八部突破百亿票房的本土电影。可能关注日本电影市场的外国人、亦或是只关注实拍电影的影迷会诧异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顶流动画 IP ,但对于身在现象局中的日本人来说,《垃圾场》的火热并不意外。
《垃圾场》是电视动画系列《排球少年!!》(下文以《排球》称该作的电视系列,后文将保持用主标题来简称该系列的 IP,电影副标题作 IP 衍生电影的简称)的衍生续作,故事接着《排球》第四季的情节,前四季简略概括一下故事就是主角日向翔阳、影山飞雄等人所在的、位于宫城县的乌野高校的排球部,在经历了宫城县预选赛落败后重整旗鼓,在春季高中排球预选赛终于实现全国大赛出场的夙愿。《垃圾场》则讲述了和东京都的音驹高校在全国大赛的一战。音驹高校和乌野高校这两支队伍之前就已是知己知彼的对手,但只有在练习赛有过切磋、交流、学习。这场“垃圾场决战”是两支队伍首次在全国级别的正式比赛交手,正因为过于知根知底才是最强大的对手。以及,因为音驹在日语和“猫”是谐音词,猫和乌鸦的大战就像是垃圾场前的动物在打架,因而才有此名。
《排球》第一季播出于 2014 年,随后人气水涨船高,故事舞台虽远离东京,但却因作品被海内外粉丝多次“巡礼”,对刺激当地旅游经济起到不小作用。这离不开制作公司 Production.I.G 的功劳,该公司除了《攻壳机动队》系列、《Blood》系列、《心理测量者》系列等这条科幻奇幻动画路线之外,10 年代开始积攒了丰富运动题材动画制作经验,先后制作了《黑子的篮球》《排球》《强风吹拂》《青之芦苇》等。再加上《排球》的出品公司之一——日本最大型的娱乐公司东宝近年越来越重视动画业务。2022 年,东宝发表了《长期展望 2032》,表示由于动画市场在过去十年增长了约 2.5 兆日元的规模,正式明确动画业务作为东宝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的长期战略(其他三大支柱为涵盖电影出品、发行及影像事业的电影事业;传统的剧场事业;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事业。),这个转变在同年开播的电视动画《间谍过家家》(东宝主要出品)得以体现,《咒术回战》系列还作为东宝招应届生的典型案例来宣传。《排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无疑这是一个动画电影能在日本量产百亿票房的时代。
在图像角色文化生长的动漫画日本动漫画文化与角色文化息息相关。战后开始崭露头角的漫画家手冢治虫除了创造最有代表性的角色阿童木之外,还有一套自己的角色明星系统,他先创作出几个在形象和性格上带有特色的人物,这些人物会出现在自己不同的作品里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好人有时是坏人,正如真人影视作品里的演员一样。手冢的许多做法都奠定了日本动漫画未来的角色文化基础。而现在,日本动漫画的角色经济更是前所未有的如火如荼,日本动画协会最新发布的《动画产业报告 2023》就提到,2022 年日本动画角色商品产业规模同比增长 0.9% 至 6693 亿日元,《宝可梦》《吉伊卡哇》《航海王》《汪汪队立大功》《间谍过家家》《名侦探柯南》等热门 IP 角色商品的销售最为突出。
于是,与角色文化一同相辅相成的日本动画、及延长线上的动画电影自然和一般电影形成区别。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吉卜力工作室在《龙猫》上映后开发的龙猫玩偶商品爆火,让票房并不算好的《龙猫》成为吉卜力最成功的作品,后来龙猫作为公司的 logo 也具备强大传播力。
“推”文化与动画电影动画电影的角色文化在新时代又有了新变化,那就是“推(推し)”文化的盛行。“推”原本是粉丝对偶像进行应援的一种行为,但近年来扩散到各种领域,包括“二次元”的图像角色。“推”在日本已是一种现象,去年的现象级动画《【我推的孩子】》、前几年芥川文学奖得奖作品《偶像失格》(原名“我推,燃烧”(推し、燃ゆ)),正是这个时代的注脚。在以前,宅群体对图像角色表示爱意更多是以“萌”来表示,比如“我‘萌’上她了”。京都女子大学教授正木大贵认为“萌”这个行为伴随一定的性意义,流行于男性宅群体;现在“萌”的时代已过去,并过渡到“推”的时代。“推”不仅不限于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虚构角色,更不限于人,也可以是事物;“推”既是应援某个对象,又包括向他人推荐这个对象。他认为“推”是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他者相互影响产生价值的行为。“推”文化无缝潜入了电影这个从诞生初就伴随社交意义的媒介,再加上图像角色的传播强度、动漫画的角色文化产生了化学反应。
笔者认为现在的百亿票房电影中,具有魅力的角色在“推”文化的盛行中发挥着传播电影价值、直接助推票房的作用。对此,笔者尝试建立了一个较为主观的疫情后高票房动画电影 T 型坐标轴:X 轴左端是较为私人的作者电影,右端是更通俗更拥抱大众的 IP 电影;Y 轴下端是故事、世界观消费,是必须存在的基底,上端是角色“推”文化在此基础上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铃芽之旅》也绝非无 IP 印记,宫崎骏、吉卜力、新海诚就是一个 IP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国内宣发方阿里影业就同步打造了一个吉卜力为主题的沉浸式展览,和电影形成联动效果,新海诚之前在上海也搞过个人专题作品展,都足以证明作者的 IP 属性。而且《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即使是一部私小说一样的电影,宫崎骏这个习惯为全民创作的导演在创作本作时也还是会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而且本作在社交网络出现了不少角色相关的同人创作。
《EVA终》既有庵野秀明这个作者的私人印记,但《EVA》整个系列的角色商品运作已有二十多年,可称得上是老前辈,但因为这部作品是一个迟来的结局,是许多人久等的青春终幕,比起“推”角色更多的是期待角色后来怎么样了的故事,就像是一个超长的后日谈。在本作主线故事已经完结的情况下,这个 IP 延续商业生命力方式便是将角色运营下去,这也是《EVA》在全球范围内和知名品牌联动合作的原因。有意思的是《EVA》一开始其实是一个由多家公司共同承担责任的制作委员会制度下的多媒体资本运作产物,动画、漫画等商品基本同时面世,但在庵野秀明等人的执念下这部作品既保留了过于强烈的个人色彩却又引发了社会现象。这和《鬼灭之刃》《名侦探柯南》完全相反,这两部作品一开始是一个漫画家创作出来的漫画,但发展成动画项目后变成了牵扯多个资方的大型项目,作者也可能会根据项目的整体战略进行创作,比如《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如今每年连载的漫画内容,都在明显配合当年的电影内容形成互文,漫画这个原作早已经是资本运作中的一环。但庵野秀明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 Khara,《EVA》的“新剧场版”系列由 Khara 独立出资,让该作变成了一部大型投资的作者电影。和新海诚、宫崎骏、细田守的作品一样,一些头部的作者电影能以大制作的手绘动画来呈现,且兼顾作者性与商业性,乃日本动画电影的一大特色。
《名侦探柯南》电影系列自从 2018 年《零的执行人》开始转型,以前的《名侦探柯南》电影故事很多都可以当做高概念剧作,围绕摩天楼、空难、足球赛等这些概念写故事,《零的执行人》前所未有地围绕安室透这个角色展开,在该角色的魅力下《名侦探柯南》票房比前作暴涨快 30 亿日元,后来该 IP 大力发展角色商品,如今电影系列的票房通往百亿的阶梯,而且是唯一一个每年能稳定输出百亿左右票房的电影的顶流 IP。
《红发歌姬》和之前的《航海王》电影不一样,推出了全新角色——歌手乌塔,唱歌部分由当下日本最受 Z 世代欢迎的歌手之一 Ado 演绎,这个角色在 YouTube 作为虚拟主播(Vtuber)出道,在这些视频节目中,她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介绍自己的身份、所在的世界,兴奋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演唱会”——此处她说的“演唱会”即是《红发歌姬》这部电影本身。她还走出电影登上各大电视节目表演,让现实世界和电影世界形成联动。
《灌篮高手》位于坐标中心是因为它既是井上雄彦的作者电影,又不可忽视它本来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 IP 。这片在东亚各国上映虽然做了很多情怀营销,而漫画也有一定历史,老版动画也成了一代经典,但这部电影在日本的宣传是绝口不提老版动画,更多地是希望老观众去除《灌篮高手》的固有印象,和新观众一起在白纸上构筑一部“新·灌篮高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灌篮高手》《垃圾场》在故事上对作品文化的定性。
更重要的是观看电影的衍生行为,为自己推的角色创作同人作品,在创作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欢,这份喜欢又在社交网络上进一步地以现在进行的方式传播着。在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灌篮高手》在后期票房走低时仍有排场,一些粉丝更是自发地组织了能够交换同人创作物的场次,细分到每个队伍、角色的专门场次,让该作的放映期远长于其他电影,笔者注意到在香港地区,《灌篮高手》甚至在影院放映了一年半。相信《垃圾场》在内地的上映也会延续这种现象。《垃圾场》除了日向这个绝对的第一主角之外,还花了很多笔墨在孤爪研磨这名超高人气的配角上——从影片开始以孤爪的视角展开故事便知电影的这条隐藏主线。或许应该这么解释为什么少年漫画改编的动画能自发地出现“推”角色的社会现象:少年漫画的一大优势正是在于角色的魅力决定着作品的魅力,有配角的精彩描写才有主角的故事,角色就是故事本身。
参考资料:
1. 小新井涼,コナン&ハイキュー!!興収100億突破、今年も邦画史を塗り替え続ける劇場版アニメの勢い,Yahoo Japan! New,/sina.php?url=news.yahoo.co.jp/expert/articles/a1694f583d8bb9e9a33656253155a4f6807b1b9d ;
2. 年糕,东宝成立百年新愿景——「TOHO VISION 2032」内容摘要,微博“@名作之壁吧_壁姐姐”,/sina.php?url=weibo.com/1955181241/LoqLenyqS ;
3. 大冢英志,王晗译,世界与变异:叙事的再生产与消费,知乎,/sina.php?url=zhuanlan.zhihu.com/p/44949797 ;
4. 大冢英志,“Orcave 宅与哲学”译,何为角色小说?,出自书籍《キャラクター小説作り方》序言,Medium,/sina.php?url=orcave.medium.com/大塚英志-何謂角色小說-929c0a9ffb23 ;
5. 藤津亮太,专访藤津亮太 in TIFF2020:《鬼灭之刃》缘何能够在日本大卖?,微博“@活弁電影倶楽部”,/sina.php?url=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1640309612618 ;
6. 正木大贵,「推し」の心理 ─推しと私の関係─,推し」の心理,Contemporary Society Bulletin, Kyoto Womenʼs University,http://repo.kyoto-wu.ac.jp/dspace/bitstream/11173/3643/1/0140_017_004.pdf ;
7. 熊代亨,意外と知らない「推し」と「萌え」決定的な違い 情報革命でファンの在り方は大きく変わった,东洋经济,/sina.php?url=toyokeizai.net/articles/-/727834 ;
8. 渡部宏树,平面と遊ぶ主体:アニメや漫画のキャラクター・イメージのトランスメディア的拡散,PubMed Central (PMC) ,/sina.php?url=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905127/ ;
9. アニメ「呪術廻戦」に関わる 東宝社員の記録,东宝株式会社官方网站,/sina.php?url=www.saiyo-info.net/toho/jujutsukaisen/ ;
10. 年糕,《动画产业报告 2023》全面解读,微博“@名作之壁吧_壁姐姐”,/sina.php?url=weibo.com/1955181241/NESzG4O3C 。
拓展延伸:
1. 从三丽鸥到统治世界的Chiikawa!日本吉祥物引领时代潮流的喜与悲(本人文案)
从三丽鸥到统治世界的Chiikawa!日本吉祥物引领时代潮流的喜与悲【学术趴×壁吧】_哔哩哔哩_bilibili2. 20 年代启示录——《红发歌姬》所揭示的日本动画历史转折:/sina.php?url=zhuanlan.zhihu.com/p/594854836